请考生注意,部份试卷无答案试题仅作参考,本份试卷考试时间是:90分钟,请把握好自己的考试时间,以便应对真正的考场。
某一理想气体反抗恒定外压pq 绝热膨胀时,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将处于100℃,pq 下的1mol水与100℃的大热源接触并向真空容器中蒸发为100℃,pq 的水蒸气,对此相变化(水的汽化热为40.7 kJ&ull;mol-1)
定温定压下,由两种纯液体(如对二甲苯与邻二甲苯)混合形成理想溶液时
冬天向城市路面上喷洒食盐水以使积雪融化,若欲使其凝固点(或熔点)降至―10℃,则103 kg水中至少需加入NaCl的量为(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f =1.86 K&ull;kg&ull;mol-1,NaCl的分子量为58.5
已知水的三相点温度为 273.16 K,压力为 611 Pa。若将已冻结的蔬菜放入不断抽气的高真空容器中,使蔬菜中的冰升华来生产干燥蔬菜,则容器中T、P的范围应是
400K时气相反应 N2 + 3H2 = 2NH3 的ΔrGmq = ―3.0 kJ&ull;mol-1,则反应NH3 = N2 + H2在 400K时的Kq
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作是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适用于
在某T、P下,应用Nernst方程计算出电池的电动势E < 0,则表明该电池反应
若反应物A消耗掉87.5%所用时间是消耗掉50%所用时间的 3 倍,则该反应为
下列关于催化剂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水平液面的附加压力为零,这是因为
向水中加入醇或酸类有机物后,可以 水的表面张力,此类有机物分子在溶液表面 发生 吸附。
BET吸附理论是对Langmuir吸附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该理论及其吸附公式适用于固体表面对气体的 分子层 吸附。
某液体对毛细管壁的接触角大于 90°,则当毛细管插入该液体后,毛细管中
实验室为了将不同蛋白质分离开来,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是
用等体积的 0.05 mol&ull;L―1 AgNO3溶液和 0.1 mol&ull;L―1 KCl溶液混合制得AgCl溶胶,其胶粒的电泳方向为
对于上题中的AgCl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力最强的是
高分子溶液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随着其浓度的增大而
高分子溶液在离心力场中达到沉降平衡时
下列关于乳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公式ΔH = Q 适用于封闭体系中满足 ( )且 ( ) 条件的过程。
在一定的T、P下,若物质A在相和 相中的化学势满足( ) ,则A在两相间的迁移方向是由 相 向 相 ;若A在两相中达到平衡,则( ) 。
原电池Ag,AgBr│Br-(0.1mol&ull;kg-1)‖Ag+(0.1mol&ull;kg-1)│Ag所代表的电池反应为 Ag+(0.1mol&ull;kg-1)+ Br-(0.1mol&ull;kg-1);= AgBr ;已知 298 K时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q =( )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q =( )。
溶胶的丁达尔(Tyndall)效应是由 胶粒对光的散射 引起的;胶粒的布朗(Brown)运动是 ( ) 的结果。
两种溶胶相互聚沉时需满足的条件是( ) 及( ) 。
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稳定性有影响,当高分子相对用量较多时对溶胶起 ( )作用;用量少时则起 ( )作用。
乳化剂在乳状液的制备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乳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 ) ,② ( )
新制得的凝胶在放置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液体分离出来,而凝胶本身体积缩小,这种现象称为( ) ;不稳定凝胶的触变性是指 ( ) 。
在热力学中,熵判据(熵增加原理)对于一个变化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指在体系中( )。
可逆过程的特点是什么?在热力学中引入这一概念(过程)有何意义?
高分子溶液具有较高黏度的原因有哪些?
Langmuir吸附理论的要点有哪些?并导出其吸附公式。
什么是电动电势(z 电势)?外加电解质对z 电势及溶胶的稳定性有何影响?
1mol氮气(视为理想气体)在300 K,1519.5 kPa下定温可逆膨胀至101.3 kPa,(1)求过程的Q、W、ΔU、ΔH、ΔS及ΔG;(2)若为向真空自由膨胀至101.3 kPa,上述各热力学量又为多少?
已知298 K时电池Zn│ZnCl2(0.1mol&ull;kg-1)│AgCl,Ag的电动势E=1.015 V,其温度系数 = ―4.29 ´ 10―4 V&ull;K―1。(1)写出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2)计算电池反应的ΔrGm、ΔrSm、ΔrHm及此过程的可逆热效应QR。
已知组成鸡蛋的卵白蛋白的热变性作用为一级反应,其活化能Ea为85 kJ&ull;mol―1。在海拔500 米高处(大气压为0.94 pq )的沸水中煮熟一个鸡蛋需要15 分钟,试求在海拔2 km米高处(大气压为0.76 pq )的沸水中煮熟一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