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题(一)

    请考生注意,部份试卷无答案试题仅作参考,本份试卷考试时间是:100分钟,请把握好自己的考试时间,以便应对真正的考场。

请先登录才能考试!      考生登录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题。)
1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性文件是(  )。
A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D :《共同纲领》
请选择答案:
2 、

对于社会主义立法的最高依据理解错误的是(  )

 

A :党的政策
B :宪法
C :中共中央决议
D :社会主义道德
请选择答案:
3 、王某在某服装店挑选风衣,店员向王某推荐了一款。王某试穿后觉得不合适,便脱下来要走,店主却强迫王某买下这种风衣。店主的这行为侵犯了王某的( )。
A :财产安全权
B :损害求偿权
C :维护尊严权
D :选择商品自主权
请选择答案:
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体经济是(  )。
A :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劳动者的小私有经济
B :社会主义性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相联系的私营经济
D :仍旧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必然联系的经济形式
请选择答案:
5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 )。
A :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 :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 :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 :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
请选择答案:
6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场自强运动。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的是(  )。
A :创办军工企业
B :试行君主立宪制
C :兴办军事学堂
D :派遣留学生
请选择答案:
7 、要做到实事求是,其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理论联系实际
C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 :反对本本主义
请选择答案:
8 、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为( )。
A :行政机关
B :行政主体
C :行政组织
D :被授权的组织
请选择答案:
9 、相传我国古代大诗人自居易每次做完诗后,都会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白居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检查作品的韵律是否琅琅上口
B :检查作品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
C :检查作品的主题是否符合大众兴趣
D :在普通大众中推广自己的作品
请选择答案:
10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瑷珲条约》
D :《望厦条约》
请选择答案:
11 、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的权益主要体现在( )。
A :股票上
B :公司资本的稳定性上
C :股息上
D :有限责任上
请选择答案: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说明,实现我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 :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
C :保持社会稳定,不断深化改革
D :扩大对外开放,参与世界竞争
请选择答案:
13 、(  )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A :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B :党的八大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请选择答案:
14 、2007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订案)》的决议指出,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是(  )。
A :把我国建设成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请选择答案:
15 、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
A :政策问题的确认与界定
B :政策规划
C :政策合法化
D :政策出台
请选择答案:
16 、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 )。
A :宣布无效
B :撤销
C :废止
D :变更
请选择答案:
17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
A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 :形而上学机械唯物决定论的观点
C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D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请选择答案:
18 、行政组织与除国家权力机关外的其他国家机构主要是(  )的关系。
A :指导与被指导
B :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C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D :协作配合、相互制约
请选择答案:
19 、

王某因出售劣质豆制品被工商管理部门查处,受到没收制作工具并罚款500元的处罚。管理部门的这种处罚(  )。

 

A :是错误的,只能实施没收制作工具的处罚
B :是错误的,只能实施罚款的处罚
C :是错误的,只能在没收制作工具和罚款中选择一种实施处罚
D :是正确的,不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请选择答案:
20 、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
A :熟知即真知
B :熟知不等于真知
C :熟知起源于真知
D :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请选择答案:
单选题快速到达: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